H 同学
就读院校:国际IB学校
录取院校: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明德学院(近全奖)
● 自然科学文曲星
● 热爱历史、诗歌和文学
● 文理双修IB学霸
他说:
申请大学是一个回顾生活和倾诉情怀的过程。我拿到第一份offer时想的其实很简单:终于有陌生人理解了我的过去与憧憬。
在习美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等6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难得有这个机会来浅谈一下我申请季的感悟,尤其是我最喜欢的文书创作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一点点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理科实验班出身却同时热爱文科的学生,喜欢军事,历史,文学,古典音乐……但对美国流行文化知之甚少。我曾和同学调侃说,我的文书像是一个五六十年代美国青年写的。
我喜欢的学科十分广泛,因而没有特别执着的专业,总体来说对基础科学兴趣稍多一些。
我的成长,得益于体制内教育和国际课程的相辅相成。
我从小学开始就热爱一种博物式的知识学习,例如记住各种恐龙的名字,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观看各色的文化纪录片等,但这些知识并没有让我成为班里最顶尖的学生。
其实我们传统思想中培养文人的方式也是这种博物式的,像知晓各种自然现象,熟记各种历史典故,最基本的就如我小时候把《三字经》《千字文》都背出来。这是一种我热爱的启蒙和消遣,但是没能让我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进入初中,我慢慢接触了更加成体系的数理学习,如基本的函数思想,物理的力学,萌发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种系统而非博物式的学习对我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探究有着长远的作用,我还自学了一些自然科学的拓展知识,并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理科学习能力就是我在初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也是在这一时期,我的邻居在康奈尔大学学习金融,我父亲的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环境科学,她们的成长经历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
我惊异于一些美国学生初中阶段就开始从事社会活动,以及美国大学不同于国内唯成绩论的录取流程和更加大胆的通识教育,这使我决心出国,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去经受更多的磨砺。
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我最终前往了一所美国的私立IB学校。我常常感觉IB课程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因为我不偏科,而IB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文理兼修。
同时,IB是国际化的课程,例如文学课,不同于国内教育和美国本土课程强调的本国文学或西方文学,IB英文文学对非洲、加勒比海等地区作品的重视让我收获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以至于我在哥大面试时可以轻松地谈起自己翻译加勒比海诗人Walcott诗歌的经历和感悟。
然而,我所在的美国IB学校理科教育是参差不齐的。好在,我进入IB课程体系之前曾有过两个月的重点高中理科实验班经历,同全市最优秀的90名学生一起学习。
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到智商不够用,连晚上偷偷打牌消遣都要把牌算得特别精才能避免输得丢脸,老师教课的进度也是普通班的两到三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真的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数理化知识,格外充实。正是这两个月打下的基础让我之后在IB课程中学习数学HL、物理HL变得更加高效和自信。
可以说,体制内教育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而IB课程又开阔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的社会活动能力,我的大学申请还算成功,也要归功于我的这一段独特经历。
专业的选择与活动的计划:
兴趣是决定专业的重要因素,不同专业在同一学校的申请难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申请时我首先问自己的是:我更喜欢自然科学相关专业还是偏人文方向的专业。这样的问题通常会带来比较艰难的决定,但越早考虑就越能掌握主动权。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下定决心要申请某一所梦校。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所大学提供一些和你最早感兴趣的学科不同,但也同样吸引你的专业,这时候就可以尽早调整课外活动的规划,去进一步发展对这个新兴趣的热情。
在准备活动时,可以着重留意专业活动与一般性活动的组合。举例来说,一个要申请人类学的美国高中生就很可能会去当地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研究不同部落的神话故事和习俗的联系,在此过程中由一个当地大学的教授做指导。同时他也会做环保公益活动的筹划,因为这项活动虽然与专业无关但能够体现出综合领导能力。
在安排这样的活动时,我们能利用习美的network,结识潜在的导师和赞助人。尤其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内读高中的学生不一定要有海外活动的经历,但是美国高中的同学一定要有相当数量的活动是在美国开展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先帮助好身边的Community,即学校附近社区的人们。
1.事先了解其他同学的申请动向,做一些战术性的调整。例如我不想和我的一个好友都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而我对这个学校又没有特别的感情,所以我最终换了一个类似的学校申请来减少竞争。
2.在美国私立学校,你的校董之一或者是某个项目的supervisor可能就是一个学科的权威或是一个名校的校友。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们恰好比较熟悉,就可以请其写推荐信。
3.熟悉你的College Counselor,即升学指导。了解升学指导和哪些大学的招生官比较熟悉,提前research那些大学的特点。因为你的couselor很可能邀请这些招生官来学校做面试和信息分享。同时,我们也需要和升学指导保持经常性的互动。
在我的申请季,我的校内升学指导曾因为疏忽而错过了一些学校材料的递交,虽然习美的老师十分关心,及时提醒我去纠正,但是这样的小插曲还是给我的状态和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早发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更多地咨询习美的老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文书创作需要传递清晰的主旨。文学技巧如倒叙和暗喻等都要服务于主旨,在行文过程中自然地整合。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招生官曾说过,主文书要给读者留下单一的核心印象。虽然有些绝对,但我们的确要避免文章在直抒胸臆处提及自己过多的优点。
在我看来,写作主文书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首先头脑风暴一下能够使用的素材:一次难忘的谈话,一个艰难的经历都可以当做素材。这一步要留意这个素材里“我”是否为主人公,或者推进故事发展的是否为我的决定(即有“我”在)。
之后,便要提炼一个核心印象为主旨,即我最想表现的个人特点。在写作时,心怀着这个核心印象,多侧面的把个人特点与情怀表现出来。
下面是我的文书写作历程:
美国二战老兵
奋进和无谓的领导力
我在写作主文书时的素材是一个美国二战老兵告诉我的一个小知识,核心印象是一种奋进和无畏的领导力。但在我写作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涉及到人文关怀和为当地社区做的一些小事。
这些多维度的侧面看似和主旨无关,却可以展现更丰满的个人形象,作核心印象的补充。同时,这些侧面可以写出生活的气息,让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其实文书写作最大的挑战不是把虚构的事件写的真实,而是避免把真实的故事写的像戏剧。招生官们阅人无数,很容易怀疑一个故事有几分是可信的。
读到这里,我文章的核心印象似乎还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品格:勇敢或是领导力。如何把它变成一篇优秀的作品就要靠有“我”的思考在,即文章的哲理味。
我的文章简化来说,是个人思想从原来的对社会活动怀有的天真的理解到后来一个深层次的领悟。这领悟的过程是美国老兵向我回顾往昔的对话,由几句不经意间提到的军规以小见大,体现哲理。
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体现出申请者是爱思考的人,是真正的intellectual。
在尝试以上几点后,我还留意了主文书的小说味和散文味。这两“味”是抓住读者眼球的关键,也是我们享受写作过程的关键。在这里,我只提一下自己写作时特意用到了宏大战场的联想和景物描写。
这样的描写虽然在自由主义、和平主义盛行的美国大学似乎并不讨好,但正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写法,让我流露出了真情。所以开始写作时无需刻意迎合我们想象的招生官的口味,把文书写作当成艺术创作就好,至于最终的风格和内容我和习美的老师常常反复讨论修改。
了解学校的特点,同样可以尝试以小见大。我的几篇WhySchool文书中用了学校的一个传统,或是一个教授的话,作为引子,提出我眼中这个学校的精神。文风上也可以参照主文书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散文味和小说味在开头结尾处尝试。主体部分有一些程式化的方法,例如围绕你对学校的印象展开,具体写写感兴趣的教授,课程和研究资源。
特别感谢我的申请顾问老师详细的综合规划,她让我能充满个性地一步步积累申请的资源和实力,成为一个别样的candidate。我特别感动的是,直到常规申请结束的前一周,我的申请顾问老师还和我一起调整申请的学校和策略,我们最后几天的决定也是对申请极大的助力。
我大学申请最迷茫的时候其实是上一个暑假,那时周围的同学似乎都在做各种项目,简历也比我的光鲜很多。让我信心倍增的其实是习美帮我规划的文书写作流程。从专业性较强的英国文书开始,再到主文书的头脑风暴,我的申请顾问老师和我的文书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建议让我真正喜欢上了写作。
在无数轮的沟通中,我的文书老师几乎记得住我所有活动和学术研究的经历。她常常在沟通的过程中,还会反过来启发我从我曾经提到的经历中提炼可写的素材,我看似平凡的故事经她整理也能令人眼前一亮,总能让我走出思绪枯竭的境地。她极富创作力的修改建议教会了我以美国人所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让我可以自信地向大学呈现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