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感悟
习美学子感悟 | 运气与努力缺一不可--波士顿大学申请感悟
Jan. 03, 2020
本文作者:
习美学子 C同学
TOEFL:102 SAT :1420
2019-2020申请季早批录取波士顿大学
我还没做好心理建设,波士顿大学就提前放榜了。和我一同申请的同学查到了欢欣的结果便也催我去查,微信消息也闪个不停。当我查看到offer旁飘着的彩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习美申请群里的祝贺也没敢发朋友圈,生怕梦醒了是场空欢喜。
因为在ED1阶段就进了梦校是我意想不到的,尤其是在我标化成绩并不争气的情况下又头铁的申请了communication学院。美本竞争逐年激烈,而我装备上SAT1400与托福102便上了战场,申请前后的那段时间,虽然Tina老师说不会没有大学offer,但我一度以为我要成为失学儿童了。但时隔大半个月回看申请的过程,我个人觉得也并非全靠“玄学”,运气和努力各参一半吧。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我平平无奇的标化堪堪触及BU录取门槛,属于拉低均分的那一挂,也由此推断出,我的活动与文书可能狠狠拉了我一把。我大半文书的内容都与我的活动息息相关,我就主要来聊一下我的活动吧!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规划的人,作为一名体制内初中转国际高中学生,我甚至在一模前后才表达了我要出国读本科的意愿,更别提规划我9年级时候的活动了。但有一点我很清楚,我喜欢那些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初中时期给我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到了高中我就彻底“放飞”,随心所欲地大展拳脚,曾经想做却没做的都在高中三年里补上了缺憾。班级活动、校园义卖、舞台表演……都尝试了一遍。我告别了初中时的害羞胆怯,脸皮逐渐“厚”起来,在大众面前也能应对自如了。所以在高三上与习美老师洽谈美本申请的活动列表时,虽说活动没有个明确路线,也并非“高大上”,但数量上也算妥妥的够了。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化心路历程最后也成为了我Personal Statement的主要内容,我与Shalimar老师一致认为这是使得我成为“我”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了。回顾整个高中,我特别感谢我当初在活动方面的勇于尝试。不论从功利的申请角度还是个人性格的塑造都给我带来了不小的益处。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又或许是潜意识里兴趣的引导,在Shalimar老师和Tina老师帮助我整理活动列表时,我们发现有项活动贯彻了整整四年——记者。我也因此确定了我未来专业的方向。活动与专业的高度匹配也为我的后续申请增添了一把助力。我在初中时有幸被选中成为了上海学生英文报的一名小记者,而这份经历与兴趣也延续了下去,进入高中之初我便加入了学校的新闻部门。之后,不满足于视觉的传播方式,我更是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校园广播电台。由于我们主创团队是个5人小队,从向校长征求广播设备使用许可到安排设计广播内容我都参与其中,每期节目都制作更是艰辛,剪辑、文稿、主持、策划……每个岗位我都要学会胜任,好让广播站持续运作。Shalimar老师与Jam老师建议我把它融入到我后续的小文书和initial view里,确实,这样一波三折的经历使得我更能表达我当时的真情实感以及对于传媒行业的感悟与反思,也使得我手写出来的,嘴说出来的语言都更加有血有肉,能够给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很巧的是,在做school research的时候,我发现BU也有一个学生运营的广播电台,这使得我在写它的why school时更有说服力了。我也还记得我在initial view时的情绪激动,就差手舞足蹈了,但interview进行的格外顺利,面试官在最后也给了我肯定。这或许也是个加分项。我想,对于一个申请季要看上千份材料的AO来说,一份真诚且带有自我反思、拒绝生拉硬扯的PS或是其他材料才是阅读下去的动力。我在选择ED1学校的考量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排名,当然排名也很重要,BU传媒专业的专业优势是打动我的关键之一。个人喜好也在考虑因素内,从小在上海长大的我是个百分百city girl,如果把我扔进玉米地UIUC,我想我大概率适应不了。我是大U党,能够接受大课的环境,college不在我的考量范围……在与父母商量后,我最终把Tina和Mick老师给我的ED选校单缩至NYU与BU之间。但有些难以取舍,他们都是我喜欢的学校。最后我参考了地区竞争与校内竞争这两个关键的信息作出了我最终决定。地区竞争的话,我参考我们学校历年的录取,我们学校是NYU大户,从去年录取人数来看,纽大的AO对我们青睐有加,但BU的AO今年来访校时也展现了格外多的热情,并且二者录取的标化最低标准差距不大。而校内竞争则年年不同,同学的心思也着实难猜。但是我在申请前询问过了诸多同学和升学指导, NYU与BU都是同校几十人申请的热门,但似乎“求稳”的大佬们今年在NYU扎了堆,而BU则少些校内竞争压力。我不想错过ED1的宝贵机会去当炮灰,私心投了BU一票,事实证明我的选择确实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在我满心欢喜的递交掉Common App的申请材料以为了却一桩心事时,BU的网站上却迟迟未显示接收到我的高中成绩单。眼看材料递交ddl就要截止,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急得脑袋冒烟,仿佛我的努力要功亏一篑。我照着格式向BU发邮件询问,我的升学老师也帮忙联系并补发了一份材料以防万一。但是给我的答复都是模凌两可,没有个确信儿。我觉得那段时间是我2019年发邮件最为频繁的两个星期了,我也从未那么期待过工作日和傍晚(因为能够得到AO的回复)。最后,还是一通电话解决了萦绕在我心头的困扰。哎,我就当向AO充分展现了我作为comm学生的沟通能力了吧。当时气急了BU迟迟不更新status的官网,现在想来却是个难得的申请季的回忆。总结一下,1.申请的过程中有问题就大胆的询问AO确实是很重要的。2. 必须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portal(因为邮寄真的有概率会出岔子)。运气和努力二者不可缺一,进了BU的官方新生群我发现有很多1500+的大佬,也有我这种靠其他因素取胜的;有超高gpa被拒,也有低分高录。ED1已经结束了,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向前看,美本是双向选择,合适最重要,或许没有看对眼只是因为少了点缘分并不代表实力高低。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建议少看知乎好了,peer pressure真的太致命了!分分钟让你觉得自己成为了失学儿童。非常不可取!虽然有些人提前下车了,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ED2和RD的机会还很多,祝大家申请季,给美本申请画上完美的句号!笔芯